会议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第九指导组有力指导下,省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着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聚力用劲,我省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坚定扛牢政治责任,有力落实重点措施,取得了扎实成效。
——2022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8年7月3日至4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用好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继续把党史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必修课、常修课。
要从严从实加强教育管理监督,引导年轻干部对党忠诚老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正确对待权力,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的许多干部和战士文化程度并不高,有的甚至大字不识几个,但为了适应革命任务需要,他们就如饥似渴、见缝插针学习。——202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干部培训体系要围绕培养复合型干部这个目标加强改革领导干部要结合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读、精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多读、精读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篇章,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将其内化于心,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真正让理想信念成为自己心中的灯塔,凝聚精气神的灵魂。各级党校要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谋划、协同发力,努力使理论教育更加系统深入、党性教育更加触及灵魂、能力培训更加精准高效,真正把党校打造成领导干部掌握看家本领、提高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增强履职本领的重要基地。如今,我们的学习条件不知道比过去好多少了,还不好好学习、抓紧学习就说不过去了。
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悟。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为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制定时间表、擘画路线图。崇明岛现在是什么保护级别?有没有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会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问得细致,关注和牵挂溢于言表。
你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总书记的话让他心中更暖。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开展生态大普查,系统梳理隐患和风险,对母亲河做一个大体检。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
日子过得好吧?习近平总书记问。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东部,长三角一体化腾飞。村支部书记谢蓉记忆犹新:2018年的春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考察。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2019年,当地启动长江干流、重要支流渔民退捕转产。
2020年,下游南京——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多场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掌舵领航,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守护一江澄碧。城镇污水垃圾、化工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等治理短板加快补齐……2018年4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恢复向好,微笑天使江豚频频露脸。笑声里,总书记对大家说:看你们日子过得好,我高兴。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你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是祖国和人民的亲人,他们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2020年在安徽,强调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
每当危难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长江之水万古奔流,千年文脉生生不息。包括长江源在内的三江源地区,多年来累计安排约10万农牧民通过易地搬迁等方式过上安居生活。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听到有关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回忆。通过视频察看贵州中国天眼现场,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世界科技高峰。走进武汉光谷,嘱托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
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建设一流环保企业,如今的楚源集团化工园内,一幅醒目标语展现着企业全新的定位和目标。
这个昔日的渔民三姑娘笑得合不拢嘴,上岸后的她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搞没了。
一次次重要指示坚定明晰:2016年在青海,强调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从前住帐篷、睡地上、点羊油灯,现在住新房、睡床上、家电齐全……看着窗明几净的客厅,青海格尔木长江源村村民申格总会想起7年前的情景。
(四)文化如水,水脉亦文脉。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深刻体现着发展和保护的辩证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振聋发聩。这些湿地的精灵,赋予这里无限生机。
入夏以来,这里的家庭旅馆一房难求。万里长江见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湖北省宜昌市许家冲村俯临长江,景色秀美,是坝头库首第一村。
如今,这株楠木树已从7米多长到近10米。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5年前,总书记来过我们村。
在人民群众支持下,人民解放军一举突破国民党反动派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长江双肾洞庭湖、鄱阳湖频频干旱见底,近30%的重要湖库富营养化,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
人民生活幸福,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通江达海,习近平总书记以全球化视野擘画新时代万里长江图:深化向东开放、加快向西开放,统筹陆海开放,扩大沿边开放,打造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开放走廊,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码头考察,详细了解港区情况和复工复产情况。中部,长江中游城市群崛起。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在合肥参观安徽创新馆,指出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代表党中央祝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使用。一首《长江之歌》随着奔腾的长江之水,唱响未来。
这两年环保部门动真格严查,开出2700多万元的长江流域‘史上最大环保罚单,倒逼企业关闭污染严重、难以改造的生产线,投入约1亿元引进行业最先进的治污装置,不仅解决了多年的污染问题,而且推动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一举两得。在长江入海口的上海,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我曾经在上海工作过,切身感受到开放之于上海、上海开放之于中国的重要性……这是2023年7月25日拍摄的上海崇明西沙湿地公园(无人机照片)。
游客在位于安徽合肥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2021年5月3日摄)。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看到新华社一篇报道反映,位于长江‘九曲回肠石首段的一家临江化工企业,产业规模居世界前三,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但也是排污大户,严重污染问题多年难以解决,周围群众苦不堪言。